多尔玛巴赫切宫 - 由苏丹阿卜杜勒-迈吉德一世在19世纪中叶下令建造,旨在以奢华与欧洲君主最好的宫殿相媲美。在奥斯曼帝国崩溃和穆斯塔法·凯末尔·阿塔图尔克执政之前,多尔玛巴赫切是奥斯曼苏丹们的功能性宫殿。宫殿分为两部分:公共的“塞拉姆利克”和供姬妾居住的“后宫”。装饰宫殿使用了14吨黄金,主要的珍品包括维多利亚女王赠送的五吨吊灯、艾瓦佐夫斯基的画作收藏和著名的水晶楼梯。此宫最后一位居住者是阿塔图尔克。1938年他去世后,宫殿变成了博物馆。每年大约有200万人参观多尔玛巴赫切宫。
多尔玛巴赫切宫的后宫 - 这是宫殿的一部分,为姬妾和苏丹的妻子提供居所(禁地,圣地)。多尔玛巴赫切宫面积的一半以上分配给后宫,而在东部区域是帕迪沙的母亲、他的家族和其他统治王朝成员的居室。在其余部分中,苏丹的姬妾们居住。后宫的内部采用新巴洛克风格,并通过一个又长又宽的走廊与主殿相连。后宫中最豪华的大厅是蓝厅和粉厅。蓝厅因家具和窗帘的主色调而得名,那里举办了与宗教节日相关的活动,后宫居民被允许在此举行活动。粉厅同样因其内饰中突出的颜色而得名,作为苏丹母亲接待贵宾的大厅。
苏莱曼尼耶清真寺 - 由著名建筑师米马尔·希南于1557年按苏丹苏莱曼命令为他的妻子赫莱姆建造。见证了建筑的杰作,你可以亲自体验。在这里,苏丹苏莱曼大帝、他的斯拉夫妻子赫莱姆和他们心爱的女儿米尔赫玛赫埋葬。清真寺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浴室、神学院、厨房、图书馆和天文台的综合体。从苏莱曼尼耶清真寺的观景台可以欣赏到迷人的城市全景。
PHILOXENA蓄水池或Binbirdirek - 意指1001根柱子。它是城市中最古老的蓄水池之一
由某位参议员Philoxenus监制在5世纪建造,因此得名。蓄水池是一个列柱式大厅,其砖拱顶依靠224根大理石柱。大多数柱子标有几字母的希腊文铭文,或许是制作这些柱子的人工队长的签名。
小圣索菲亚 - 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。稍后建造大圣索菲亚的建筑师也参与了这座寺庙的建设。寺内的开放式装饰元素尤为引人注目。开放式柱廊、檐口、柱头和装饰品使其成为精美建筑的杰出范例。清真寺的建成于536年。此地也有古老的
贵族墓地、神学院和茶园。
08:30-15:00 每天开放 (周一除外)